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技术破壁·智造共生——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灌阳选矿机械制造园之行

2025-09-19 来源:  浏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灌阳县委“345”高质量发展路径以及“四个百亿工程”战略部署,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将专业实践融入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中。2025年7-8月,学院院长钟志贤教授带领四十余名师生前往灌阳县坪山选矿机械设备制造园。

灌阳县选矿机械设备制造园作为灌阳县工业集中区的核心部分,总投资达4.9亿元,已开发建设用地420亩,目前已有30家企业入驻且全部建成投产。该园区紧密贴合“中国制造2025”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要求,致力于打造全区乃至全国的选矿机械设备制造基地。其生产的重选、磁选、电选、浮选、破碎、粉磨、筛分等系列机械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更远销至东南亚地区,成为“中国智造”走向国际市场的典型范例。

实践团抵达园区后,师生迅速开展行动,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地方产业升级需求相对接,前往灌阳县万红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展实地研学活动。在企业负责人的引导下,师生们深入厂区,近距离考察矿山选冶设备的研发、制造以及智能化升级的全流程。在企业工程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走进机器轰鸣声不断的生产现场,首次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真实设备。他们在庞大的选矿机旁驻足,用眼睛观察、用手记录,用心体悟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异。过去在课本上熟知的词汇,如今变成了眼前正在运转的设备以及屏幕上跳动的数据。

随后,实践团在走访陈工机械时,并未急于提出解决方案,而是选择更深入地倾听、更细致地询问。每一台设备背后,或许隐藏着一个难题;每一位师傅的讲述,都是经验的积累。成员们手持图纸和笔记本,围绕着工人师傅询问设备原理、观察拆装细节。他们认识到,真正的工程师不仅要具备设计能力,更要学会倾听。实践团尤其聚焦于企业的核心产品——“械”。技术人员现场展示了其在高效节能、智能控制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突破,师生们围绕设备结构优化、材料应用以及自动化控制等环节,与企业工程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掌握核心科技’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支撑地方‘百亿工程’落地实施的坚实力量,”一名学生在调研笔记中写道,“亲眼目睹课本上的理论如何转化为提升矿产效能的一线装备,真切感受到机械专业服务地方产业具有广阔的空间。”

最后,实践团到达灌阳选矿机械工业园计量检定测试所,举行“桂林理工大学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课外实践教育基地”挂牌仪式,这标志着校地协同推动产业升级工作的正式启动。学院党委书记耿俊茂、院长钟志贤与园区企业负责人站在厂区内,面对持续轰鸣的设备展开了一场深入的交流。钟志贤表示:“你们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年轻人的视野。”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学生的建议虽然还不够成熟,但我们能听出那股‘敢想敢问’的劲头。”老师们则回应道:“我们希望让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学会倾听与思考,也期望通过这种实践活动,让企业感受到高校技术服务的温度与深度。”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是机控学子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理念的生动体现。学院通过搭建“专业 - 产业”的直通桥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国家“三农”政策与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解,更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思考过程中锻炼了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懂技术、知乡情、担使命的新工科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灌阳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万红机械负责人为实践团队介绍工厂情况

实践团队成员在陈工机械工厂调研


在陈工机械前合影

与灌阳县人民政府共建课外实践教育基地

(一审:刘威;二审:王迎波;三审:钟志贤)


上一条:土木工程学院开展《建国大业》国庆观影活动
下一条:喜报|地球科学学院学子获得第十届“创客中国”广西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二等奖

关闭

快速导航

地址:中国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邮编:541004   联系电话:0773-5896496     

Copyright   2014-2016   Powered by Youth,  共青团桂林理工大学委员会   Beta 1.0.0  【旧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