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一带一路遇北海,千古情缘定合浦”社会实践团由团委书记唐丽华老师带队,包括11名团队成员于7月12日18:00顺利返校。该实践团围绕围绕“一带一路新世界,青春共筑中华梦”实践主题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步伐,来到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大家在积极询问讲解员关于合浦的历史
千年古郡.海上丝路,你我共访
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写好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的号召,也为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一带一路”倡议背景,7月9日清晨,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开启古海上丝路的探访活动。在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实践团成员了解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合浦郡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口,也是我国第一条正史记载的官方对外远洋贸易航线,也是沟通岭南与岭西、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她见证了汉越文化走向融和合统一的历程,博物馆中的琥珀、玛瑙、琉璃等大量珠饰品,则见证了北部湾地区与域外开展商贸、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了解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加深了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也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下午,实践团成员沿着这千年古郡的印记走到古海角亭。古海角亭是合浦廉政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凭证。亭中的碑文上记载着汉代合浦郡太守孟尝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事迹,还有不同年代的人对这位太守的敬佩与爱戴之情。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学习“廉政”精神,要立足于我们学生的身份,踏实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

实践团成员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丝路的讲话精神

净滩行动
红树林中的绿色足迹
为了近距离观察认识有着海上“森林卫士”美称的红树林,7月10日,实践团走进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约2000多亩,高低错落有致沿着海岸线生长,共有7种红树树种: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海桑、卤蕨、木榄和红海榄,百种鸟类、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栖息,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随着深入红树林中实践团成员发现红树林下散落着许多垃圾,原来是每逢涨潮时,海水带来了许多海洋垃圾,而保护区内的海滩上也随处可见白色泡沫箱和玻璃瓶等生活垃圾,与周围葱郁的红树林格格不入。园中工作人员表示每天都会进行清理,但垃圾仍然很多无法清除干净,如果来海边的游客能文明出行这将大大减少海洋垃圾。看到这种情况实践团成员们三三两两一组,争当“净滩小卫士”清理海滩边的垃圾。
虽然我们的力量很弱小,无法改变什么;但我们相信只要从我们做起,只要人人参与这种“守护海岸”的净滩活动,不久将来所有海边都是碧水蓝天。

当地渔民为学生们介绍海螺

实践团成员驻足了解红树林介绍
老人.老屋,温暖如初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敬老院说: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地的老年服务产业,7月11日上午,实践团成员走进合浦社会福利院。据了解,这个福利院的老人大多是因为子女工作繁忙无法细心照顾他们而被送进福利院来的。
走进福利院,实践团成员们与老人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听他们讲述现在的生活状况。虽然语言交流上有些困难,但老人脸上真挚的笑容,让交流过程非常愉悦,我们了解到老人们对在福利院的生活很满意,吃得营养、住得舒适,心情愉悦欢快的笑声使得平日里十分安静的敬老院一下子热闹起来。对于实践团成员的到来这里的老人表示很开心,一位101岁的老奶奶乐呵呵地对学生们说要好好学习,多读书,还祝大家学业进步。虽然这些老人表示每天都能安静舒适的生活着,但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儿女们能多抽空回来看望他们。虽然我们在福利院呆的时间不是很长,不能长期陪伴这些老人,但我们希望 “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能一直传承下去,温暖这些夕阳中的老人。

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交流(一)

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交流(二)

实践团成员与老人交流(三)
下午,实践团成员穿过半个合浦县城,迷蒙细雨中终于在廉州镇老街上找到我们的下一个考察目标——骑楼。廉州骑楼经过岁月洗礼,已经有些破败,但当地百姓仍然生活在骑楼里,一楼是店铺二楼往上住人。虽然现在这些历史悠远的骑楼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居住生活条件要求,但它记载着合浦郡这千年古镇的世事沧桑,我们是否可以运用所学去传承它,让骑楼以另一种全新的方式保留下来,让它焕发新的活力呢?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学院学生进一步了解、认识社会,从而使他们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国情,认识自我;也让学生得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增长了才干,磨砺了自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报效祖国的热情

实践团成员驻足了解古海角亭历史记载

考察老街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