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外国语学院学子深入灌阳: 扶贫定点,深入稻花香处

2019-07-14 来源:  浏览:

近日,外国语学院“青年筑梦之旅”灌阳实践团队从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出发,历经两个小时车程,终于抵达目的地——灵川区灌阳县,并开展扶贫调研行动。灌阳县位于广西桂林东北部,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自古以来物产便极为丰富,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农业发展十分缓慢。为此,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积极领导,采用民办公助的措施,使发展形势转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实践队所到的灌阳已经不是那个泥泞路上只行古道,贫苦落后的地区。特色农业,精准扶贫项目带领曾经的小山村一步步发展,让它的青山,它的绿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源远长流”。

特色脱贫——白玉蜗牛

灌阳县黄关镇顺溪村第一书记边晓杰、联德村村支部书记何亨礼以及村委们,便带领实践队参观了灌阳白玉蜗牛养殖基地。白玉蜗牛养殖是灌阳县的脱贫特色项目,其因头、颈、腹、足、身体肌肉白色如玉而得名,肉质肥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趋向于零的高级营养品,经常食用不仅可以增加营养、增强耐力、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使皮肤保持细嫩健美,延缓衰老,益寿延年。正因如此其经济价值和综合利用价值极高,需求量大,深度加工过后,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超级稻——神农稻博园

第二站便是黄关镇的联德村,那是超级稻种植的示范区,也是广西亩产最高纪录保持者。在2016年亩产便已经达到970多公斤,远超广西各地。联德村的何书记详细地向实践队介绍了当地农业种植情况,最高亩产达到3000斤。为此,他特地带队员参观了村委办公室,指着墙上的照片一一述说村委成员组织工作的辛苦不易。有一张袁隆平院士的照片,问及于此何书记不无骄傲地谈起在2017年袁隆平院士曾在此指导村民们种植工作。

借此,他又向我们介绍了联德村的特色旅游景点——神农稻博园,既可以深入稻谷赏花观景,又可以体验原始的农耕文化,追溯黄土地下的文明。同样,神农稻博园以神奇的超级稻为主线,优美的自然风光为载体,使农业发展和山光水色遥相辉映,别有一番特色。冬春赏两花,夏秋看两稻,一年四季无限闲情雅致,良辰美景。同时这里也是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通过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水稻文化、耕读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模型、二十四节气石像、传统农耕用具和谷仓型观景台等特色景点向游客详细展示中华农耕文化,既传播了农耕文化,又促进了灌阳县旅游业的发展,在灌阳县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这几天的实地走访,参观学习,我们发现灌阳县精准扶贫,定点帮扶的项目已经初具规模,有些甚至已经成熟。这对全国各省各地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离“走出去”“富起来”还有一定距离,这需要青年这一代,接手前人火炬,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虽远必行。

灌阳县黄关镇顺溪村白玉蜗牛养殖基地

正在温箱中“休息”的白玉蜗牛

何亨礼书记带领实践队员参观神农稻博园

何亨礼书记等村委人员与实践队员集体合影

上一条:【暑期社会实践】艺术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二)——“艺”起支教,为梦同行
下一条:【暑期社会实践】艺术学院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科学统筹 精心规划 增强才干 服务社会

关闭

快速导航

地址:中国广西桂林市建干路12号   邮编:541004   联系电话:0773-5896496     

Copyright   2014-2016   Powered by Youth,  共青团桂林理工大学委员会   Beta 1.0.0  【旧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