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系列讲话精神,引领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2020年7、8月,我校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立足“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成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精准就业实践团队,在暑假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第二课堂成绩单”助力疫情期间大学生精准就业的实践活动,通过探索“第二课堂成绩单”的现状、发展方向及对就业的影响,进一步实现大学生“稳就业、准就业”的就业目标。
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们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开展实践活动。7月下旬,实践团利用钉钉视频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实践主题及实践方式,团队成员通过积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调研主题不断操作化,初步确立了调研问卷的内容。在视频会议中,实践成员积极讨论,提出了他们对第二课堂和疫情期间就业形势的看法,最终确立了问卷题目。8月上旬,实践团队开始发放和收集问卷工作,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分析问卷数据,调研工作进展顺利。
与此同时,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上海智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公司领导向团队介绍了企业的发展与现状,尤其是企业技术的开发和创新,并且带领实践团参观了制药实验室。实验室陈立老师现场教授实践团操作制药仪器,团队成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岗位的工作内容,双方就安全生产知识、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学习。陈立老师接受队员蔡永兴同学的采访时表示,制剂实验室的工艺技术员所必备的技能就是拆装自己所需要用的设备,而制备药品,必须要熟悉仪器的操作,就像制做硝苯地平这类药品,其制作过程和阿奇霉素相差无几,但其最后一道工序是利用压片机进行压片。而实验室的压片机拥有八个冲模,最多可一次性压八个片剂,想要得到所需要的片厚、大小和重量,必须得进行慢慢的微调,且压出的片都要经过天平称量、硬度仪硬度测定、崩解仪的崩解实验和脆碎仪的脆碎实验。最后还需要到分析实验室做溶解实验,经过这些流程之后,硝苯地平才算正在的完成。
本次企业调研使实践团成员从中领悟到作为一名学生,只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制药工程师,更需拥有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坚韧勇敢、心细如丝等优秀品质,而这些品质都需要通过大学时期参加丰富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锻炼出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此外,实践团成员利用返校契机,在校园里开展了实地走访活动。队员们将访谈提纲制成二维码的样式邀请在校学生填写,实地采访他们关于“第二课堂成绩单” 制度对学生素质能力、精准就业影响的看法,记录他们提出的关于改进精准就业帮扶的意见。其中,黄禄婷同学表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确实能帮助同学们锻炼一些技能,但是很多活动还是听的居多,动手实践能力有限。希望以后可以增设一些实践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最后,实践团队认真分析了问卷数据和实地调研情况,整理形成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能为学生们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及提升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还能对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真实、专业、科学的评价。它为学校进一步实现精准化就业帮扶提供素材,为企业进一步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供参考依据。但是,因为发展时间有限,很多工作都在探索时期,仍旧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次实践团队结合调研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相信日益完善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定能为国家、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

实践队员与实验室老师学习仪器操作

实践队员校园采访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