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为推动教育和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全面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并深入调研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及景区的普通话普及情况,桂林理工大学弘扬中华汉语文化社会实践团于7月11日在桂林阳朔西街及周围景区开展普通话的推广宣传行动。实践团队成员通过街道走访、分发推普物资、对当地居民或游客进行访谈等方式开展普通话的推广宣传活动。团队成员在旅游高峰期开展推普宣传,访谈的受众面较广,同时也收集到了较多各类人群的问卷或问题反馈。
在实践中,团队成员深入西街街道内开展宣传,并向沿途的游客递上实践团队的“推普扇”以及相关的推普物资。团队成员从游客的反馈中得知,阳朔西街当地的很多人都会说普通话,甚至一些商店的店员具备有能够用外语与外国友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实践团队成员在途径外国友人身边时,也发现一些友人能够正常使用普通话与当地商店店员进行交流。由此可见,不论是普通话还是外语,在阳朔这样的旅游景区中语言文字推广程度是比较高的。

实践团队成员在阳朔西街进行流动宣传普通话

实践团队成员为阳朔当地的阿姨分发推普物资

实践团队成员与当地访谈姐姐合影
在西街走访的过程中,实践团队成员遇到了正在阳朔旅游的大学生,团队成员也向她们询问她们在旅游时使用普通话的情况,接着和她们分享了实践团队关于在阳朔推普的一些心得并递上推普物资,她们也非常乐意去帮助实践团队成员在她们的同学之间去宣传推广普通话。同时实践团队成员也和阳朔当地的居民进行了交流,从中得知阳朔不论是居民还是游客大都会讲普通话,并且当地人也需要一门共同的语言(如普通话)去与游客进行沟通。

实践团队成员在询问阳朔旅游的大学生关于普通话使用情况

实践团队成员在与阳朔当地居民奶奶谈论游客使用普通话的情况
在团队推普实践后期,团队成员致力于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分享给当地居民和游客,让大众真正了解到推普的重要性,同时也借此来阳朔的机会使受众人群了解到国家对于推广普通话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所实行的措施。

实践团队成员在给游客讲解有关推普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