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团委、各学生组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我校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根据《共青团广西区委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青年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现就有关2019年在全校组织开展“弘扬志愿精神 共建壮美广西”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活动主题
弘扬志愿精神 共建壮美广西
二、 活动内容
着眼培养时代新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组织动员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营造欢乐喜庆、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在全校蔚然成风。
(一)集中开展“3.5”学雷锋月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在3月期间,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校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人人争作文明宣传者和践行者的良好氛围。一是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主要内容,在全校开展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举办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形成声势,扩大影响;二是以“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为主要内容,组织动员广大师生立足岗位,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形成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生动局面,在学校营造向上向善、互助互帮的良好风尚;三是把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创建文明校园、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主题班日、主题团日和主题演讲、报告座谈、读书征文、展览展示等活动,引导青年以实际行动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二)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3月到12月,通过深化实施七彩假期等志愿服务项目,针对农民工子女成长需求,动员引导团员青年以志愿服务的方式,依托青年之家、七彩小屋、红领巾书屋和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各类青少年服务阵地,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服务内容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服务。
(三)开展青年志愿者阳光助残扶贫行动。3月至12月,通过志愿服务帮助我区贫困残疾人加快脱贫进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骨干作用,运用“结对帮扶”的模式,切实开展生产扶助、生活照料、健康咨询、文化阅读、法律维权等服务,依托已建成的康复机构、农(残)疗站、扶贫点等,积极搭建志愿助残服务平台,打造助残志愿服务阵地。
(四)推动落实绿色生态环保行动。4月到10月,大力开展“保护母亲河 争当河小青”活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紧紧围绕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部署和组织形式,发挥共青团组织化社会化动员优势和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广大青年争当“河小青”,协助河长开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工作,维护江河湖库健康生命、实现江河湖库功能永续利用,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五)推动禁毒、防艾志愿服务的发展。结合实际在5月至10月期间,依托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彩虹桥行动”服务活动等,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志愿服务与禁毒工作相结合的形式,组建禁毒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志愿者深入千家万户进行禁毒、防艾政策宣传,利用假期到基层司法所开展服刑戒毒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帮扶等专项服务活动,普及毒品知识,讲解毒品危害、传授防毒技巧,持续深入开展禁毒、防艾宣传工作,进一步传播禁毒、防艾理念,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六)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志愿服务项目的交流和合作。发挥志愿服务民间外交优势,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在3月到12月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国际交流交往,进一步讲好中国志愿故事,传递中国志愿的理念。立足广西作为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这一区位优势,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精神和民心相通行动计划、民间组织合作网络计划,积极开展与沿线各国人民尤特别是与东盟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夯实其对华友好民意基础。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顶层设计,精心组织。在青年中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意义深远。各二级学院团委要精心策划组织重点活动,把在青年中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7.2”讲话精神和团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措施,把志愿服务活动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成效落地,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及影响力。
(二)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常态。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以创新精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认真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活动要形成规模和声势,特别要使活动常态化举办,制定相关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品牌项目,特别是近期重点做好“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三)强化宣传力度,营造氛围。新闻宣传阵地的作用,在运用好广播、宣传栏、网页等传统媒体的同时,注重加大新媒体的运用,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宣传志愿精神、发布重大活动信息、树立优秀志愿者典型,形成常态化的志愿活动宣传报道机制,引导广大青年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将两者的精神内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营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共创和谐的良好风尚。
请各二级学院团委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将各志愿服务活动简报和相关的宣传材料(包括活动照片、影像、新闻报道资料等)形成季报的方式报送至校团委邮箱,学雷锋活动月期间的相关材料请于3月29日前报送。联系人:宋海民;联系电话:0773-3696952;邮箱:ggtwbgs@126.com。
共青团桂林理工大学委员会
2019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