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学子科创报国热情,选拔我校优秀作品参加自治区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面提升参赛作品的层次和水平,决定举行我校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参赛对象
凡在2023年6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我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二、作品类别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评审过程综合考虑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等方面因素。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和学术性,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科技发明制作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
三、竞赛进程
(一)组织申报阶段(2023年4月2日截止)
各学院在学生中充分宣传发动,按要求积极组织作品申报、遴选、打磨等工作。
(二)校级预审初评阶段(2023年4月初)
学校按照竞赛章程规定对各学院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和形式审查,并组织校外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线上预审初评。合议复评后,确定进入学校“挑战杯”终审决赛作品名单。
(三)校级终审决赛阶段(2023年4月上旬)
组织专家对参加终审决赛的作品进行现场问辩,组委会将根据大赛有关规定和参赛名额分配,综合考虑并提出拟参加区级复赛作品名单。
(三)全区评审阶段(2023年4月15日截止)
拟推荐25件优秀作品公示无异议后于4月15日前,报送广西区参加评审。
四、材料提交
各学院将本学院所有参赛项目电子版申报书、作品材料(均需word版本)及汇总表于4月2日17:00前,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邮箱gxdcgz@126.com,作品需按照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进行分类。
五、项目评审
终审决赛分为封闭评审、个别问辩和名单确定三个环节。
封闭评审:封闭评审结束后,确定参加个别问辩作品名单,名单将通过“2023桂工挑战杯交流群”(QQ群号:656725434)通知,请各项目负责人加群并关注通知。
个别问辩:参赛学生着正装参加,每个项目不超过2人。各评审组将对部分作品进行问辩。问辩时,允许参赛团队携带必要的文字、图片、产品、样品等任何可用于辅助说明的材料。问辩每场次问辩一项作品,分为团队陈述、提问回答两个阶段,团队陈述需用PPT或视频,陈述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自由提问5分钟左右,提前结束者不扣分。学校将提供数字投影仪及电脑,同时允许参赛团队携带必要的文字、图片、产品样品等任何可用于辅助说明的器材。决赛问辩需由参赛团队成员独立完成,问辩时各队队员、指导教师可以旁听答辩过程,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答辩人进行提示或帮助。问辩结束后,评委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对作品进行指导、点评。
名单确定:评审结束后,各评委对参加终审决赛的全部作品进行商议,各小组提出拟参加区级复赛作品名单,经组委会通过后公布。
六、其他事项
为做好本次竞赛的组织沟通,组委会将通过“2023桂工挑战杯交流群”(QQ群号:656725434)发布相关信息。其他未尽事宜与校团委联系,联系人:高昌洪,电话:0773-8990729。
附件:
1.《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桂联发〔2023〕3号
2.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3.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文字材料
4.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汇总表
创新创业学院、教务处、校团委
2023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