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这片足下土地的历史,追寻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块土地上留下奋斗的足迹。6月30日,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桂林市灌阳县的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参观学习,纪念革命先辈。
刚下车,一座以五角星为主的陈列馆以及一块花岗岩主题雕塑映入眼帘,雕塑的是六位红军将士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形象。新圩阻击战陈列馆内部分为三层家基座共四层,高度20多米,顶层为观光台,基座一层为展厅。一进门,一块巨大的地形形势沙盘就在眼前,这是新圩阻击战的军事分析图。
新圩阻击战
提到湘江战役,难以避开的就是新圩阻击战,湘江战役的第一枪。为了掩护中央红军纵队渡过湘江。在1934年11月26日,红三军团命令红五师星夜赶到新圩,阻击来自灌阳方向的桂军第十五军的两个师,第七军的一个团,以保证中央红军左翼的安全。当时的红五师师长李天佑正是在此指挥了湘江战役中最先打响、也是最惨烈的一次阻击战——新圩阻击战。
在这次阻击战中,红五师牺牲了一个师参谋长、一个团长,伤一个团长、两个团政委,营连级指挥员也剩下不多了,有的团一千多人伤亡五六百人,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三过桂林市
第一次是邓小平1931年1月率领参加百色起义的红七军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前往井冈山经过桂林的全州、灌阳两县。
第二次即肖克、王震在1934年9月率领红六军团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进入桂北,历经灌阳、全州、资源三县。
第三次是1934年11月下旬长途跋涉的中央红军进抵湘桂边境。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湘江战役。
追寻前人迹
追寻前人的足迹,实践团队来到了新圩阻击战陈列馆,看到了手持简陋的武器,英勇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不畏牺的红军战士,深深震撼在场的各位。无论是陈列馆中的战役过程图,战斗复原模型,行军物品的陈列这些都是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这些物质载体更是让我们知道先辈革命的艰苦生活,得知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习者,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奋斗。

团队成员对当地果农进行采访

团队成员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