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经研究,决定组织开展学校202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见习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脱贫攻坚 青力青为 乡村振兴 青年先行
二、活动时间
2020年7月-8月
三、活动对象
全日制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
四、活动形式
以学生个体返乡开展实地调研的方式开展
五、活动内容
2020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见习活动重点聚焦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校大学生在学校统筹安排下以个体形式返回家乡,开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调研报告经过学生自主申报、学院推荐、学校专家评选等环节遴选出优秀作品汇编成册。
(一)调研范围
1. 产业振兴。围绕发展特色产业筑牢脱贫攻坚基础、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打造农产品品牌、探索农产品新媒体营销有效途径等方面开展调研,提出产业振兴的金点子。
2. 人才振兴。围绕夯实脱贫攻坚的人才支撑、“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乡土人才挖掘培育、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提升、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激励机制、城乡人才培养合作交流机制等方面开展调研,提出人才振兴的金点子。
3. 文化振兴。围绕“文化+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激发文化“扶志”“扶智”力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文化治理、村风民俗和乡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乡村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调研,提出文化振兴的金点子。
4. 生态振兴。围绕打赢生态脱贫攻坚战、生态富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提升村容村貌、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开展调研,提出生态振兴金点子。
5. 组织振兴。围绕脱贫攻坚的基层组织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农村基层党建带团建、引导农村党员团员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促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等方面开展调研,提出组织振兴金点子。
(二)申报指引
1. 要求围绕活动主题和调研范围的五个方面,提出调研问题,选定调研对象,设计调研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切实体现新时代青年在以实际行动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中的真实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 要求调研报告观点明确,调查科学,分析全面,逻辑严密,数据可靠,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践性,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符合格式规范(附件1)。
3. 每项调研报告作者不得超过3人,1人以上作者需标注排名,超出人数的不纳入调研报告署名、表彰范围。每项调研报告指导教师仅限1人。
(三)遴选规则
1. 规范性:紧密结合活动主题和调研范围的五个方面;调查对象明确、方法科学;报告撰写符合规范,标题及摘要准确、精练;正文要包括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政策建议等;逻辑性强,数据可靠,结论明确。
2. 实践性: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观点、方法认识社会,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六、有关要求
(一)突出实践育人。各学院要高度重视金点子征集活动,把它作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厚植家国情怀、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学校“青马工程”学员、学生骨干要做好表率,积极参与活动。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不断扩大工作覆盖和教育实效。
(二)发挥专业优势。各学院要组织动员专业教师参加到实践活动中来,用专业知识和能力指导广大学生围绕主题返乡开展调研,在实践中寻找到有理有据、切实可行的金点子。要组织动员学生发挥专业特长,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升金点子征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注重宣传推广。各学院要注重活动的宣传推广,深入挖掘金点子、好做法,选树活动优秀典型,通过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校内外各类媒体渠道和主题团日、社团活动、总结分享会等形式,广泛宣传优秀个人和先进经验做法,扩大活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四)参与专栏互动。各学院要及时收集学生返回家乡实地调研的图片视频、实践故事、经验体会、所得所获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材料,并及时通过“广西学联”新媒体平台进行活动展示。“广西学联”微信公众号将开设“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专栏,征集作品、择优发布,稿件可包含文字、组图或视频,题材不限。组建学校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见习活动通讯员队伍,各学院要选派2名同学担任中国青年网2020年社会实践通讯员,对接学校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站,负责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宣传报道工作。请各学院将《2020年社会实践通讯员登记表》(附件3)电子版于7月8日(周三)中午12:00前报送至校团委指定邮箱。
(五)确保活动安全。各学院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的要求,对返乡学生做好安全培训,重点加强防疫情、防溺水、防交通、防触电、防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预见安全风险及防范事故发生的能力。要加强对活动从启动、实践到总结的全过程指导把关,参与学生在调研中要及时向家长、指导教师报备所在位置和安全情况,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六)及时总结上报。为全面总结我校社会实践育人成果,各学院须认真总结近年来学院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并形成经验总结材料,内容包括工作情况、工作成绩、工作经验、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各学院须于2020年9月1日前将学院1份社会实践育人工作经验总结、10份金点子调研报告(附调研报告的查重报告且重复率不得超过15%)、汇总表(附件2)word版和盖章扫描件一并报送至校团委指定电子邮箱,纸质版报送校团委办公室。同时,各学院要及时收集和整理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见习活动的照片素材,将活动照片(15-20张)按调研项目分类存放在文件夹中,统一打包发送校团委指定邮箱。照片要求每张不小于3M,画面清晰,主题鲜明,能充分体现实践活动的精彩瞬间,每张照片的文件名为10-20字的实践事件描述。
七、激励措施
各学院要在暑期结束后认真做好各项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见习活动总结工作,通过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实践工作简报、视频展播等方式做好成果展示,深化实践成果。学校将在下学期初开展优秀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和优秀就业创业见习报告评比、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就业创业见习实践活动先进集体以及先进个人进行评选,各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宣传、计划实施、学生参与率、成果获奖率等情况将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评比的主要依据。
希望各学院加强引导,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密切配合,认真做好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宣传报道和安全防范等各方面工作,确保本次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见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未尽事宜,请与校团委联系。联系人:宋海民,联系电话:0773-3696952,邮箱:ggtwbgs@126.com。
附件:
1.调研报告格式规范
2.调研报告汇总表
3.社会实践通讯员登记表
共青团桂林理工大学委员会
2020年7月6日